这个冬天,我们不再寒冷–阳光年会侧记之一

 

这个冬天,我们不再寒冷
——阳光种子行动2014年度报告联谊会侧记之一
20141213日,阳光种子行动第六次年度报告联谊会在浦东麦盛莉酒店召开,我们在邀请阳光伙伴参加年会的同时,向各位伙伴发出倡议:前来参加年会时,请每位伙伴携带10件御寒物资前来,这些物资将被发运到宁夏西吉和云南丽江。
阳光伙伴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活动现场,我们总共募集到364双袜子、102双手套、100条围巾、100只文具盒和5顶帽子,暖冬物品共571件。好几位因为繁忙无法前来参加年会的阳光伙伴还不忘委托朋友把暖冬物资带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伙伴们满满的正能量。
复旦大学团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沈逸超向参会的阳光伙伴介绍了宁夏西吉的困难情况,并从阳光种子秘书长辛荣先生手中接过募集到的暖冬物品。
所有物资于当天打包,并已于20141219日通过中国邮政快递包裹的形式发运,我们相信,这个冬天,宁夏西吉、云南丽江的孩子将不再寒冷。
而所有的故事来在复旦大学赴宁夏西吉研究生支教团自己运营的一个网站上,有这样一篇文章:
当你坐在电脑前打开空调的时候,当你在暖和的厚毛衣外再套上一件羽绒服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宁夏西海固,有一群孩子,他们正一边跺着脚搓着手来,一边专心致志地看着课本,他们的手极度皴裂,就像是用刀硬生生地割开了一样。
他们的家园,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除了风,就是沙;这里,早在918日,就降下了第一场雪,而气温,到目前(11月中旬)已经降至最低 -7℃,最高温度也只有5℃。
他们的父母,仅靠种地换取一点收入,连糊口都时常面临困难;因为环境的恶劣,水资源的极度匮乏,这里仅能开展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也局限于土豆等,碰上歉年,甚至会血本无归。
他们的学校,同样破败不堪。因为学校规模小,办学资金缺乏,只能勉强维持运转。冰冷的寝室,同样冰冷的教室,常常是孩子们的梦魇。但他们,却每天都要去面对。
他们是宁夏西吉县王民乡王民中学的学生,虽身处逆境却仍然不失梦想,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他们中的大部分每天六点就起床,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读书背书。而周末回到家里,还有干不完的农活在等着他们——他们的手上,满是老茧。
尽管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风霜无情,遍地是伤,恶劣的自然人文条件却像一道又一道的拦路虎,让孩子们的求学路走得格外艰辛。西海固的冬天异常寒冷,往往能到零下20多摄氏度,他们皴裂的双手和薄薄的校服成为支教老师心头最大的痛。
阳光种子秘书长辛荣(右)向复旦团委志愿者部部长沈逸超(右2)移交暖冬物品
阳光记者:张成报道
复旦大学团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沈逸超向参会的阳光伙伴介绍了宁夏西吉的困难情况,
发运的暖冬物资
一共三葙,两葙送宁夏,一箱送丽江特殊教育学校
送往云南丽江的邮单
送往宁夏西吉县三和中学的邮单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