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厌恶”
避免当地政府和学校对志愿者活动的“厌恶”是重要课题,没获得当地的信任将一事无成。主要表现在志愿者活动天生的特性:暂时性。由于相当多的志愿者出现场前,事先没有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又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往往在现场滥拍照,言行夸张,不可避免的有做秀成分;另外就是自以为是,在现场唱高调,一感动就瞎承诺,回去就消失得没音信了,说过的事不兑现。所以现场回来最大的体会是:放低自身愿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必须以当地受众的福祉为唯一目标.
而阳光种子志愿者活动发起者年龄较大,社会阅历较多,本身也是企事业机构的现职的管理者,故一开始就了解让对方信任的问题。通过正规媒体渠道(成都电视台记者)将计划、赞助商背景、发起人背景介绍都全盘告诉当地政府和学校,使他们有安全感,找得到人。在现场调查态度认真细致,沟通方式得当,以当地政府和学校的需求为导向,不说做不到的话,把意图明明白白告诉对方。这样平等的讨论,使活动有相当好的“双赢”效果,比如现场调查发现,当地老师非常辛苦,其中校长2个月住校园帐篷,并且没有任何津贴报酬,我们感到为教师做点事就非常符合实际需要,于是增加了100位教师的两个培训项目和专门的物质慰问,实际上对现场开展学生活动的组织实施极大程度上是老师的配合.所以校长就全力配合我们组织了1500名学生在复课第一天”放飞理想”和一个月的歌咏比赛活动.效果非常好,成为都江堰市教育系统中唯一在复课期间全校一起参加了志愿者主题活动的学校.